400-123-4567

YOO棋牌明年经济 成都这样干:培育城市新质生产力 争创2-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12-28 20:16:27

  YOO棋牌官网app下载同时全会指出,要充分运用国家重大战略叠加、重大项目布局、重大改革赋能等机遇,切实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持续挖潜力拓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巩固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12月27日,中国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具体怎么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赵春淦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围绕“强统领、强骨干、强生态、强创新、强主体”五个维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建设制造强市。

  规上工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撑。1-11月,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同期,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均实现增长,最高增速达10.7%。在赵春淦看来,推动城市工业发展,首先要“强统领”,提升工业发展的位势能级,在此过程中,“增速”和“投资”指标须保持增长态势。

  “我们的工业增速不能低于GDP的增速,工业投资增速不能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赵春淦介绍,将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提档升级,通过省市协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同时,建好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深入推进省制造强市建设试点。

  如何“强骨干”?赵春淦介绍,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成都正在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梯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成都已经培育了9个国家级的产业集群,未来,成都还要构建更多优质的产业支撑。”

  在“强生态”方面,成都的着力点是建圈强链。“目前,成都正在推动打造8个产业生态圈,培育28条重点产业链,涉及制造业的有17条重点产业链。我们深度解析17条制造业产业链,精准发力24个细分赛道,瞄准每个赛道竞进争先,力争柔性显示、激光显示、计算终端、工业互联网安全、防务整机、工业无人机、核医药7个赛道进入全国前三,争创2~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强创新”方面,成都将着力培育城市新质生产力,推动成都实现技术性突破,要素创新性的配置,产业提质性的增长。“在创新方面,成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重占比、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提质增效。”

  工业企业是制造业发展的一大支撑。赵春淦介绍,截至今年11月,成都规上工业企业达4409家,整体看,成都仍需要壮大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这意味着需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特别是上市企业数量方面,工业领域企业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何推动全会部署落实?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将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精神,将“稳”作为基础和前提、“进”作为方向和目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做到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重点抓好“促稳”“快进”“立标”三个方面工作。

  “三驾马车”稳经济,即用“大项目”投资支撑、“大活动”消费引流、“大企业”外贸压舱。把四大重点片区作为促投资的核心承载地,重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出一批高质量和高流量的消费活动,重点举办科技爆款类、文化引流类、新潮生活类等大型消费活动;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外贸“压舱石”作用。

  在统筹兼顾稳民生方面,一方面做到优质均衡,按照各片区人口需求动态优化公服配套资源布局,同时在教育、医疗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加强优质资源供给,优化布局“学位”、加快补齐“床位”。另一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在继续做好高素质人才服务保障的同时,兼顾基础性人才、农村转移劳动者、弱势群体等人群需求。同时,在“一老一小”上持续实施“向阳花开”“夕阳守护”等工程,确保民生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高新区将在重点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体系上提质进阶,把产业链拉起来、配套链建起来、创新链活起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把产业链拉起来,即巩固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赛道细分产业。明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有政策扶持、有链主引领、有场景测试”模式,出台专项政策支持算力和大模型关键技术攻关,吸引一批链主项目落地。此外,在卫星互联网、新一代无人机、空天动力等细分领域积极布局、抢占赛道。

  把配套链建起来,即围绕电子信息龙头项目,构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全配套链。明年将建好龙头带动链、补齐核心配套链,以“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强链模式,与龙头企业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引进一批生态链企业来蓉布局,构建起“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产业生态。

  把创新链活起来,即聚焦创新体系三大关键支撑提质。一是专业化园区提质,围绕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再建一批专业化园区,力争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二是中试平台赋能,将按照“于创新最活跃处建中试”理念,通过“中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切实解决缺资金、缺工程化能力、缺市场化能力三个难题。三是产业基金助力,提升产业基金的投资效力,在投资量上取得突破、审批率上实现提升,最大程度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做到“产业走到哪里,基金就要跟到哪里”。

  在结对联动机制上先行先试立标杆方面,近期,成都高新区已将与都江堰市、大邑县的两个结对联动片区纳入全区“4+2”重点片区体系。接下来,将在理念、作风、干部、产业四个方面进行深度联动。按照开发主体划定核心区、协作区、联动区,实行梯度开发协作;在力量配置上分阶段优化工作力量,起步规划阶段广纳高水平团队“金点子”,落实执行阶段固化本地团队打造好作品;围绕打造“示范区中的示范区”,深度挖掘双方优势禀赋,做好片区系统性规划,形成结对联动工作总牵引。

  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先行先试立标杆方面,成都高新区政策供给力求精准化,拿出一批更有针对性、更管用有效、更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并通过设立“一站式”惠企服务窗口等改革,推动政策更好直达快享。人才服务力求专业化,持续迭代升级“金熊猫人才通”,探索“人才飞地”柔性引才模式,面向区内高端人才全方位提供医疗、安居、金融、教育方面等个性化定务。平台赋能力求智慧化,进一步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让尽可能全的数据在安全前提下实现平台聚合,通过数据通联通调实现业务互通互融,简化企业跑腿事项、审批事项,以服务平台的“智感”塑造营商环境的“质感”。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局长张军表示,将以智慧环保为支撑,先行先试探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动科技赋能,促进绿色与智慧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天空地一体环境监测体系,依托智慧蓉城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以智慧环保为支撑,先行先试探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据张军介绍,2024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争取重大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天府永兴实验室等优势加强生态技术研究创新,加快机动车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环境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加快西南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建设。同时,争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打造“低碳+韧性”双示范,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EOD) 试点,拓宽生态环境资金支持渠道,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创建,积极争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全市到2024年底累计达到17个。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还将推进美丽成都建设,编制美丽成都建设战略规划和年度行动方案,打造一批美丽城区、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探索在生态环境领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建立健全美丽成都建设实施体系。在污染防治方面,将以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为主线,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治理为重点,加强秋冬季大气攻坚和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力争2024年全年优良天数300天以上,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仍然是明年工作重点。张军表示,2024年,将推动建圈强链,做大做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国电投(成都) 绿色低碳基金组建,举办第五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307家以上,力争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规模达2700亿元。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保障引大济岷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生态环境服务支撑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开展企业帮扶,鼓励新建涉气企业按绩效分级管理要求投资建设,优化市级环境经济绩效评价体系,力争三年内达到10家A级、200家B级和引领性企业,1000家C级企业。

  此外,推动“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在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完善并更新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行业布局、重大项目选址中的应用。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加快推动家具、人造板、制鞋等行业转型升级,严格工业源新增排放倍量替代。在交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全面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国家试点,加大中心城区一般制造业、商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等非核心功能纾解,优化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制定实施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等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碳惠天府”正向引导机制,力争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接续开展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创建。

  成都环境集团、董事长张雄正介绍,2024年,成都环境集团将加快建设智慧环保项目,将投入不少于9000万元建成智慧水厂、智慧管网、智慧电厂等项目不少于6个,为全市供排净治一体化和垃圾全周期管理提供智慧应用平台支撑。

  张雄正介绍,2024年,成都环境集团将投入不少于9000万元,建成智慧水厂、智慧管网、智慧电厂等项目不少于6个。同时,形成数字产品不少于8项,以市场化方式对外输出,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加快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实施供水业务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建立用水全流程智能服务体系和远程“云专家”服务模式,推动实现报装申请“一站办理”,用水信息“一键推送”,用水问题“一键解决”。

  为服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成都环境集团将聚焦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推动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一体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在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方面,将攻坚推进李家岩水库、久隆水库、三坝水库、自来水七厂三期、彭州农村供水PPP项目等,策划推进东林寺水库、三坝水厂、李家岩水厂等城乡供水项目;推进全城供水资源整合,加快大邑、彭州、温江等区域项目落地,提升农村供水资源总量和城乡水资源统筹供给能力。

  在推动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方面,将系统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空港新城、简州新城多座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在东部新区新建140个点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农污资源化利用实施路径,积极打造示范项目,助力和美乡村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加快推动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按照垃圾全周期管理思路推进前端、中端、末端协同处置,加快崇州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东部新区静脉家园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探索资源化路径,在新津区策划建设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包装策划农业农村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努力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